2023优秀案例展播丨甘肃省工程建设图纸全过程数字化监管公共服务平台

作者:    发布时间: 2024-03-27



甘肃省工程建设图纸全过程数字化监管公共服务平台


秦 军 王 岩 高涵鹏 王忠刚 程国轩


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北京建设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建设背景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9〕11号)、《国务院关于加强和规范事中事后监管的指导意见》(国发〔2019〕18号)、《国务院关于同意在浙江省暂时调整实施有关行政法规规定的批复》(国函〔2020〕140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进一步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推进全流程在线审批的通知》(建办〔2020〕97号)、《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意见》(甘政发〔2021〕69号)、甘肃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若干措施》(甘政办发〔2022〕92号)等文件精神,按照国务院关于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的部署要求,结合甘肃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和数字政府建设等决策部署,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建设了甘肃省工程建设图纸全过程数字化监管公共服务平台,应用数字化手段提升了监管服务效能,促进了营商环境优化。


二、建设内容

1.  工程图纸数字化管理标准

研究制定《甘肃省工程建设工程图纸数字化管理标准》,实现管理图签的标准化定义及数字化管理,举例说明如下:


1)盖章栏应包含5个盖章位,依次为注册(执业)章位、预留章位、出图章位、审图章位、竣工章位。每个章位尺寸应为65mm × 35mm,章位名称靠左上角布置,并应如下图竖排组合,如图1所示。


2)人员栏应包含项目负责人和专业负责人、设计人的实名栏和签署栏。栏位总尺寸65mm × 32mm,并应按图2组合。


3)盖章栏应包含5个盖章位,依次为注册(执业)章位、预留章位、出图章位、审图章位、竣工章位。每个章位尺寸应为65mm × 35mm,章位名称靠左上角布置,并应如下图竖排组合,如图1所示。


4)人员栏应包含项目负责人和专业负责人、设计人的实名栏和签署栏。栏位总尺寸65mm × 32mm,并应按图2组合。

5)工程信息标题栏中的文字应使用宋体,宽度因子 1.00。工程信息标题栏线条粗细应为0.25mm。


6)工程信息标题栏应包含盖章栏、人员栏,并应按照图3竖向组合位于图框内的左上角。


7)设计单位标题栏应包含工程名称栏、工程编号栏、子项名称栏、子项编号栏、图号栏、图名栏、版本号栏、签署栏、会签栏、签署日期栏。设计单位标题栏的版式和标识可根据各勘察设计单位的个性化需求及单位标识系统要求设置。


8)计算机辅助制图文件的名称应由图号、图名、图幅、分类四组信息组成,每组信息应通过英文的下划线“_”分隔,图幅采用英文“[ ]”表示,格式为:图号_图名[图幅]分类。


9)基于甘肃省统一的电子图纸标准图框,实现标准图框自动识别及自动生成。


2.  施工图审查业务协同

施工图审查业务协同系统主要用于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图审查机构、政府行业主管部门结合施工图审查要求开展业务在线协同。


3.  设计变更管理业务协同

设计变更管理业务协同系统主要用于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图审查机构、政府行业主管施工图设计变更业务在线协同。一般变更协同管理:主要用于各方主体进行工程建设项目施工图一般设计变更管理,具备建设单位变更申请、设计单位上传变更图纸、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确认、变更单管理的功能。重大变更协同管理:主要用于政府部门及各方主体进行工程建设项目重大设计变更管理。项目查询管理:建设单位、勘察设计单位、施工监理单位通过此功能可对本单位的项目进行查询,同时系统支持查看项目办理时间、办理意见,调阅变更图纸,变更联系单,变更依据等。


4.  竣工图管理业务协同

竣工图管理业务协同系统主要用于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竣工图编制业务的在线协同。支持对于竣工图纸的在线编制,或对于设计变更图纸的盖章备案。


5.  移动应用

移动应用主要用于建设单位、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各方主体参与人员签名信息的采集,图纸签章在线授权、任务节点实时消息推送、项目进度信息实时查询、图纸在线查询及移动办公等功能。签名采集管理,主要用于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各方主体参与人员签名信息的采集,对项目参与人员进行目录编制后,人员登录移动应用,把人员签名信息录入后推送给甘肃省勘察设计行业监管公共服务平台,图纸签名时通过移动应用实名验证授权办理。消息推送管理,主要用于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图审等单位对任务节点实时消息推送、接收,各单位登录移动应用实时接收消息推送提醒,及时办理业务信息。进度查询管理,主要用于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图审等单位对项目进度进行查询管理,查看项目办理过程节点和当前最新动态,查看过程办理意见和办理时限,对项目办理进度实时查询管理。授权电子签名采集如图4所示。


6.  统计监管

图纸查询管理主要用于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图审、主管部门等对图纸进行在线查询预览,通过移动应用查询图纸,实现图纸在线查阅,方便现场应用。统计监管该功能可供主管部门按照不同口径、不同类别需要进行相关的查询和统计,便于进行在线监管。



7.  数字图档中心

构建甘肃省数字图档中心,围绕“生产、归档、应用、共享”四个环节,通过设计电子图档的采集标准、入库标准、共享标准等,实现对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的存储,为实现对工程设计图纸的查阅、分发、共享等应用,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中事后监管、物业管理、应急救援等提供快捷、权威、完整的项目电子档案数据资料。


8.  数据交换

基于数字政府一期共享交换能力,实现与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甘肃省建筑市场监督管理平台、甘肃省勘察设计行业监管公共服务平台、甘肃省勘察质量监管公共服务平台对接,确保从业单位、从业人员信息、勘察资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实现与省建设厅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平台对接,以及项目赋码的在线验证及信息获取、相关证照信息的共享。


9.“一套图纸”在线签章

“一套图纸”中关于签章服务,签章策略采用的是“甘肃省工程建设图纸全过程数字化监管平台”中的勘察设计行业签章体系,依据甘肃省勘察设计行业监管公共服务平台汇聚的证、照数据,为勘察设计企业和从业人员建立注册章、人员章、设计章、审查章、竣工章等签章服务,实现竣工图在线签章。


10.  BIM辅助审图子系统

二三维联动审图管理,通过图纸与模型进行关联定位,支持图纸与模型的位置定位,实现快速图模对应,方便设计人员、审图人员进行核查;同时支持图纸与模型构件定位,实现图纸与模型核查过程中快速精确查找,方便审图人员利用三维可视化清晰审查图纸问题,构件碰撞问题,如图5所示。



三、创新应用

按照多单位全过程在线业务协同办理,充分发挥图纸作为工程建设领域中的核心数据要素作用,面向各行业、各级监管部门提供电子图纸在线查询服务,进一步拓宽电子图纸多部门协同应用范围。使用移动应用App勘察设计人员的签名、签章进行采集,统一管理。


1.  移动App在线签章授权

签章授权管理主要用于勘察、设计对图纸签章在线授权,通过移动应用接收确认信息,对需要签章的图纸进行确认,该专业所有人员都确认后,出图章管理员才可以对图纸进行签章、签名。


2.  一套图纸全过程应用

实现施工单位、设计单位进行工程建设项目竣工图在线编制,具备以下功能:用户管理、联系单管理、竣工图绘制、竣工图确认、竣工图签章、竣工图归档、辅助功能。


3.  全流程绿色化

全过程图纸数字化,大大减少纸质图纸报送带来的烦琐和浪费,审查机构收到电子文档就可进行即时审查或远程审查,进一步压缩了审查时限。同时数字化图纸取代纸质图纸,不仅节省存储空间,方便调阅查询,还可实现多部门的数据共享。这样不仅节省了图纸打印、运输过程中造成的浪费(初步估算,仅图纸打印和运输过程,图纸平台每年至少可为建设各方节省约3亿元,减碳约1000吨),而且建设单位在家就可拿到审查合格书,真正做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4.  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守正创新

图纸平台的上线使用,进一步推进了“施工图审查政府购买服务”“一网通办”“优化营商环境”等改革要求,更提升了勘察、设计及施工图审查质量,且因其无纸化、少跑腿、不见面、无地域限制的特点,创新了工作模式,提高了工作效率。


四、推广价值

1.  以数字化手段再造项目流程,全过程闭环运行,促进项目建设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保障工程品质

(1)全过程在线互动,全面服务建设单位项目管理

项目全过程线上运行,相关参建单位在线交互,消除了由于专业技术壁垒和工作任务不同导致的信息不对称,帮助项目建设单位全面掌握项目情况,提升管控执行能力。


(2) 政务数字服务同勘察设计业务链条深度融合,服务企业内部管理

通过图纸全过程闭环运行,帮助勘察设计单位实时掌握业务开展情况,将勘察设计成果转化为工程项目数据资产,提升企业数字化集成管理水平,加速传统勘察设计企业向全过程工程咨询企业转型升级。


(3)推动形成工程项目参建各方有效制约、监管部门有效配合的全过程协同治理体系

将工程各阶段工作重点环节整合上线运行,协同完成,共同促进工程质量提升。运用二维码技术,每张设计图纸实行赋码管理,便于施工现场清晰掌握设计、审查、变更情况;工程竣工后一键迭代生成竣工图纸,全面加快项目结算、决算,有效管控投资。目前,甘肃省累计已有3012个项目实施图纸设计、审查、变更、竣工归档全程闭环管理,涉及图纸90余万张,1万余名从业人员实名电子签名,调用图纸电子签章128万余次,月均重大设计变更发生率同比降低15%,月均施工图审查服务项目数量同比提升21.7%。


2.  以数字化手段构建精准权责体系,靠实从业人员终身责任,规范企业行为,打造诚信守法营商环境

(1)杜绝“代签冒签”

运用大数据比对、政务实名验证、在线授权、电子签名签章等技术手段,利用平台全流程监管从业行为,有效杜绝了“挂证卖章”“代签冒签”等问题,有力维护了从业人员权益,进一步靠实了终身责任。


(2)企业责任清晰可溯

精准落实工程质量责任体系,突出建设单位首要责任,厘清图纸编制、审查、使用、管理各方主体责任,切实激发各参建单位主动关心设计成果、准确落实设计意图、强化建造管理、加强造价管控的内生动力,推动建设水平和工程品质不断提升。


(3)全程智能监管

通过对图纸审查、设计变更、竣工图绘制全程在线规范化管理,让勘察作业、图纸设计、审查、变更等全过程阳光化运行,防止“阴阳图纸”报送审查、违法变更设计文件、设计施工“两张皮”等问题,有效清除扰乱市场的“皮包公司”,充分保障项目投资建设企业利益。


3.  以数字化手段推进企业减负降成本,打造网络化便利化营商环境,提振行业高质量发展信心

(1)全流程电子化

数字便利化服务触角向设计过程延伸,免去纸质签字签章、晒图打印、运送交通、保存归档等一系列管理成本和人工投入。


(2)全流程网络化

通过签章数字化、授权网络化、图纸无纸化、流转信息化,实现了设计单位无需组织人员集中办公,免去了纸质签字盖章、晒图打印、运送交通、保存归档等成本,减轻了企业负担。


(3)全流程绿色化

图纸全流程数字化、施工图审查,合格书按照电子证照管理,仅考虑图纸打印、运输成本,预计每年为行业企业节省3亿元,减碳1000余吨。


(4)全流程零付费

全面推行以政府购买方式开展施工图审查,由住建部门负责采购施工图审查服务,并向审查机构推送数字化审查材料,将受理审查全过程纳入政府监管,进一步保障审查效率和时限要求,真正做到企业全程“零跑腿、零接触、零付费”,有力保障施工图审查机构独立开展技术监督。据初步估算,每年可为建设单位节省1.7亿元以上。


4.  以数字化手段推动形成审批与事中事后监管服务融合新局面

会同甘肃省发展改革委、公安厅、自然资源厅、应急管理厅、国防动员办公室、气象局、地震局、消防救援总队、大数据中心联合印发《关于实行图纸全过程数字化闭环管理的通知》(甘建设规〔2023〕2号),以规范性文件形式明确实行图纸全过程数字化闭环管理。各主管部门共享应用数字化图纸,远程实时查询,核实设计落实前期审批情况和施工落实设计情况,印证项目各方责任主体实施行为并加强管控,降低监管成本,提高监管服务的针对性、有效性,保障项目实施质量和效率,营造项目建设良好环境。同时立足工程建设全生命周期,为未来每栋房屋建筑建立准确的数字化图纸档案,为相关部门和群众全面掌握房屋建筑信息提供便利,为工程维护改造、安全巡查、应急救援、城市管理等各项工作提供数字化支撑。


— 推荐关注 —


《中国智慧城市优秀应用案例集(2023)》已出版发行,欢迎各位新老朋友征订!

售价:198元/套 包邮(上、下两册)

扫描以下二维码限时征订!



咨询电话: 010-68716602

邮箱: zhcsgwh@ 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