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年度必读 重磅发行 !2024智慧城市系列丛书大全套(8套赠1)全新发售!
★申报案例展示★
中山市垃圾处理全流程监管平台
胡忠建 黎梓强 袁晓军
中山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一.建设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指出:“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要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特别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了“加强固体废弃物和垃圾处置”的要求。“十四五”时期,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组织编制了《“十四五”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设施发展规划》(发改环资〔2021〕642号),要求到2025年底,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等46个重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能力进一步提升;地级城市因地制宜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系统。
目前生活垃圾中含有有机物质较多,易腐烂变质,滋生和招引害虫,易传染疾病危害健康。其中,厨余垃圾因具有经济价值被市场上很多商贩非法收集餐厨、厨余垃圾作养殖饲料或地沟油进入食物链,对人体健康造成很大的伤害,而病死禽畜垃圾大部分是经黑色商户处理后流入偏远市场进行交易,然后端至餐桌进行食用,已然是违反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危害民众的饮食安全。在问题存在的同时,生活垃圾因其富含有机物也可作为潜在的能源供应体。
中山市与时俱进,紧随发展步伐,利用信息时代的科技手段,在应对环卫快速发展的现状中,中山市城市管理主管部门应深刻的认识到要将环卫管理走上现代化道路的重要性。目前,中山市三大组团垃圾综合处理基地正在运作中,应加强对生活垃圾的管理,是保障有效运营的保证和重要前提,借鉴生活垃圾管理规范的城市的成功案例,必须引入信息化手段,实现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等垃圾“全线”有效管理。
综上所述,中山市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打造了垃圾处理全流程监管平台,实现数据的实时传输和监测,提供全面、完整、及时的动态信息;实现过程中的各种形式的查询、统计和分析评估;实时掌握各类垃圾处置各环节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找出深层次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为各类垃圾处理管理的综合调度、应急指挥、运行管理、环境监控、监管考核、辅助决策、经费核算提供可靠的依据;为各级领导提供决策支持,为中山市的经济发展服务。
二.建设内容
1、整体架构
中山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垃圾处理全流程监管项目将打造一个统一的垃圾收运处理全业务覆盖平台,建立数据应用中心,充分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和政务外网,通过分层建设,达到平台能力及应用的可成长、可扩充。
中山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垃圾处理全流程监管项目总体架构体系采用分层模式,从满足整体需求出发,根据系统建设的设计原则和技术路线,采用面向业务、面向逻辑、面向接口的技术架构设计方法做指导,描述中山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垃圾处理全流程监管项目用户交互层、业务应用层、应用支撑层、数据资源层、基础设施层的分层架构。总体架构以大平台架构和大数据架构为核心,以业务架构、逻辑架构、接口架构为支撑,形成中山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垃圾处理全流程监管项目总体技术框架的完整模型。框架图如下:
图1 系统架构
2.系统和平台
本项目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通信(4G、5G)、人工智能等信息新技术,秉承业务主导、立足实际、统筹规划、整体推进、多级应用、分级实施、资源共享的建设原则,按照大数据、大平台、微应用、全互联的设计原则,建设“1+1+N”的中山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垃圾处理全流程监管平台,实现垃圾“全覆盖、全流程、分层次”管理。
2.1一个综合数据管理平台
建立信息互联互通、数据共享交换、业务功能协同的过程,大数据与大平台是中山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垃圾处理全流程监管项目建设的一个整体,大数据是平台的信息源和提供有价值知识数据的支撑,大平台为数据的应用提供环境。平台致力于建设所有相关基础数据的台账式、数字化管理,目的在于摸清家底,将分散在各系统、各科室的台账信息整合到中山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垃圾处理全流程监管项目平台中,借助数据库技术及可视化技术,对各类基础数据进行统一的整理分析和展示。综合数据管理平台包括数据录入及上报、数据更新、数据建库、数据交换、数据治理等内容,其中数据建库方面包括地理信息库、基础库、业务库等内容。数据资源的开发和综合应用是中山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垃圾处理全流程监管项目规划建设的核心需求,通过对数据的采集、清洗、抽取、汇聚、挖掘、分析从而获取具有经验、关联、知识、智能、价值的数据信息,使数据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决策性的特点。
2.2一个分析决策中心
全流程监管项目致力于创新“用数据来说话、用数据来管理、用数据来决策、用数据来创新”的管理手段。中山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垃圾处理全流程监管项目分析决策中心涵盖垃圾全流程态势监管、治理分析,通过大数据对垃圾处理全流程工作中呈现出的问题、态势、诱发原因、分布规律、影响范围、运营管控等进行深入分析、辅助决策。实现“发现问题原因,提出管理策略,发起管理任务、推动服务工作、跟踪服务结果、评估服务效能”的闭环管理流程,达到“科学运营、高效服务”的目标。
分析决策中心展示垃圾处理全流程管理运行基本数据情况,根据垃圾处理全流程管理重点以及日常运营数据的变化情况,动态调整更新管理运行体征相关数据,垃圾处理全流程管理运行态势涵盖环卫管理基础数据、养护对象数据、工单办理情况、垃圾分类情况、日常养护完成情况、垃圾收运情况、垃圾处置情况、日常巡查情况等整体环卫工作运行情况的综合展示。如图所示:
图2 分析决策中心系统截图
2.3 N个业务应用系统
清扫保洁监管子系统:清扫保洁方面针对清扫保洁机械化作业和人工作业,重点梳理作业主体的日常投入情况、作业质量情况、违规情况,并通过前端智能感知设备配合后端数据分析技术实现对作业结果的科学统计和多维评价,进而实现环卫作业精细化管理。清扫保洁精细化管理方面实行“定岗位、定时间、定任务、定质量、定责任”的五定管理,确保环卫企业按合同履约、按规范作业,通过作业资源投入及作业结果的综合分析为优化清扫保洁作业模式、资源投入以及提升机械化作业水平提供数据支撑。如图所示:
图3 清扫保洁监管子系统系统截图
生活垃圾监管子系统:实现对车辆、司机、收集点、企业、转运站、处理厂、排班、道路等基础信息的登记录入管理,通过GIS可视化方式在地图上呈现,并支持资源关联查询搜索等功能。
其他垃圾收运监管基于传统的垃圾收运业务流程,通过安装车载终端设备、移动端系统,对收运车辆的位置信息、收集点的收运状态进行监控,并通过数据处理,形成收运轨迹、收运可视化的展示效果,提升垃圾收运业务的智能化、精细化、规范化,为收运车辆的行驶线路优化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
厨余垃圾收运监管将实现对辖区内厨余垃圾的来源、去向、产生量、清运量、处理量的实时在线监管,同时对收运过程的监管包括是否按时收运、是否按照收运路线工作、收运过程是否规范等。其主要目的是为了监督收运过程中的规范化作业情况、避免二次污染,并且能够为主管部门提供执法管理依据。
其余生活垃圾收运监管主要实现对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大件垃圾的收集管理和数据统计分析;对河面垃圾的监管结合电子工牌,利用电子围栏、地图定位等技术实现河面垃圾的作业监管和作业统计分析等功能。
垃圾处置监管基于三大组团垃圾综合处理基地现有的监管业务流程,充分利用处置场所现有的信息化手段,包括垃圾计量称重系统、工况监控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等方式,部署(对接现有的)摄像头、相关传感器等物联网设备,以提升垃圾处置监控的智能化、规范化。
图4 生活垃圾监管子系统系统截图
建筑垃圾监管子系统: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卫星定位(GPS+北斗)、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智能分析等先进技术、实现建筑垃圾运输基础信息的电子化统一管理;实现过程量化、实时监控的动态监管等建筑垃圾运输过程和质量的有效监管;实现建筑垃圾运输作业考评事件处理信息化流转;实现对建筑垃圾运输业务数据进行统一分析,为领导决策提供数据支撑;科学的建立建筑垃圾运输监管平台,将很大程度的减轻建筑垃圾运输监管等的工作量,管理效率得以提高,信息管理系统在合理有效的投入人力、财力以及物力的同时,为城市规划设计提供数据参考,提升城市环境,建设美丽家园。如图所示:
图5 建筑垃圾监管子系统系统截图
考核督查子系统:主要形成城管业务一体化考核(如环卫、市政、园林等),推动形成全市各级统一考核标准、统一考核系统、统一考核队伍。通过完善考核机制实现城管业务全方位一体化考核,形成城管业务水平能力评价模型,找准城市管理缺项漏项定点提升。
基于巡检考核的管理要求,设计考核督查业务流程,包括任务生成、任务派遣、任务处置(反馈)、考评结果四个节点。考核业务流程图如图所示:
图6 考核督查子系统系统截图
移动业务管理子系统:以粤政易或小程序形式提供给管理人员、巡查人员动态办公需求;基于现有“中山智慧城管”微信小程序,集成开发本项目小程序应用功能,满足管理人员、巡查人员巡查问题的快速处置反馈需求,实现作业的移动化管理和巡查监管。同时基于移动巡查形成巡查、处置、反馈、考核闭环管理,实现集约化建设。如图所示:
图7 移动业务管理子系统截图
为了保证整个业务系统的扩展性与跨平台支撑,并与已有系统产品数据对接,构建环卫的业务支撑服务管理平台,为本项目建设定制统一业务工作流程,设置组织机构,并能够方便快捷地完成样式调整、业务流程修改、人员权限变动等日常维护工作,实现统一用户服务、单点登录、消息服务、报表服务等。运行支撑系统可以统一维护系统业务应用的工作模型,管理人员可以方便地调整系统使之适应用户需要,实现环卫监管系统业务的可扩展,并可以在使用中不断地优化系统配置,无须软件开发者的干预,充分赋予了用户自维护、自发展、自适应的能力。系统的权限管理可以实现基于部门、岗位和人员的分别管理,分级控制,不同的人员登录只能修改本人权限之内的配置信息。
平台对接:本项目需与省数字政府平台对接(包括省统一身份认证、粤政易、广东政务服务网等),与中山市城市大脑对接(包括物联网平台、视频共享交换及智能分析平台、地理空间一张图等),与其他业务系统对接(包括数字环卫管理系统、智慧城管系统、生活垃圾分类数据台账收集系统、三大组团垃圾综合处理基地信息系统、协同办公平台、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工程车轨迹系统、市信用服务中台等)。
三、创新应用
1、分析管理短板,推动问题源头治理
传统环卫管理模式,针对环卫管理问题停留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阶段,未能考虑如何从源头减少问题的发生,在解决问题过程投入了巨大精力,导致作业成本提高,同时影响整体作业质量。通过汇聚各街镇的运行数据,精确管控环卫各项目工作作业情况,了解作业异常,确保服务企业按标准、按质量安全、高效作业,保障企业其履约到位,针对性分析作业盲点、梳理重点服务区域,对各类整改问题进行精细化、多维度分析,为各服务项明确管理薄弱点,提高整体运营服务水平,得出其管理短板,找出环卫管理问题源头,形成针对性作业计划及整改计划,从源头解决市容环卫相关问题。
2、变革管理模式,推动作业提质增效
传统管理模式作业区域的划分、作业计划制定往往以历史经验来划分及配置,作业区域划分的不合理常常导致作业量提高,作业计划制定不合理导致作业工作量提高资源利用低。可根据日常监管数据、考核巡查数据综合评估作业结果分析业务优化方向,清扫保洁方面依据作业对象分布、作业标准组合作业对象形成作业网格,按照作业均衡、作业便利、人员复用的原则不断优化作业网格及作业人员配备,形成优化的清扫保洁作业配置方案,最大程度减少作业工作量、均衡人员工作量、合理配置作业计划,确保作业任务落实,保障作业质量,提升整体成效。通过作业模式的优化,准确掌握环卫作业完成情况、作业异常情况,问题及时整改,推动提质全面掌握作业态势,合理规划作业计划,提高资源分配的科学性,促进全面增效。
3、量化工作任务,考核评价有据可依
本项目实现环卫作业质量及达标结果的自动化生成,并可根据相关条件组合生成评估分析结果,实现作业考勤、作业完成情况、违规情况的自动统计,通过比对作业规则实现任务执行情况的精细化管理,实时掌握环卫作业质量、作业成效生成过程考核结果,在减少人工统计工作量的基础上也为管理决策提供了精确的分析结果,改变传统仅仅通过回访轨迹来核算工作量的模式,为环卫车辆管理、企业考核提供量化数据支撑,实现任务量化考核。
四、推广价值
本项目的建设,对市容环境卫生的现状进行集成分析,利用智能化手段,加强市容环境各环节的监管力度,通过系统功能的变化适应行业的管理发展。本项目建设完成后,将带来如下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1、资源要素“全覆盖”
按照“业务流程统一,作业要求统一,考核标准统一”的原则,将全市市容环卫涉及的人、车、事、物及相关资源要素的全采集、全接入和全覆覆盖,实现实时数据采集、运行监控与数据分析。
2、精细管控“全流程”
全流程实现对全市市容环卫清扫保洁、垃圾分类、垃圾清运、垃圾转运、垃圾处置、公厕运行、化粪池运行、水域垃圾、建筑垃圾等全流程、全环节的精细化分析管控,对垃圾全生命周期实现全物流监控管理,实现可视化、可分析、可溯源。
3、监督管理“全智能”
借助前端物联感知设备和后端智能分析算法,可对环卫车辆盲区及周边道路进行检测,同时可对于司机超速、疲劳驾驶(不目视前方、打哈欠)、打电话、抽烟等危险驾驶行为进行智能监测预警;同时针对环卫各环节结合管理要求也实现了从人工监管到系统智能监管的转变,如卫作业人员一人多机、超作业网格、迟到、早退等作业异常等全场景的智能化监管应用。
4、决策分析“全数据”
充分利用数据共享支撑能力,汇聚各街镇相关市容环卫数据,实现内部系统之间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内外业务协同,通过智能化大数据分析,形成市容环卫管理的各种运行体征指标,为全市市容环卫管理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撑,使市容环卫管理方式从“经验治理”转向“科学治理”、“精准治理”、“智慧治理”转变,提高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5、应急处置“全调度”
通过市、街镇、企业3级的管理体系,对问题处置可以实现常态的扁平化、快捷化、移动化的高效处置;可以全时空的资源调度,实现“一呼到低、一呼全应”。
推荐阅读
✩以数字孪生技术赋能城市治理,提升广州塔景区综合环境“智治力”
✩“一图感知全态、一图指挥共治”,探索社会治理智慧化海珠路径
✩以数字孪生技术赋能城市治理,提升广州塔景区综合环境“智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