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年度必读 重磅发行 !2024智慧城市系列丛书大全套(8套赠1)全新发售!
★申报案例展示★
长武县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
彭海军 任天宇 刘盼能
重庆首亨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西安易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建设背景
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的建设是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促进城市发展转型的重要举措,是增进民生福祉的现实需要。2015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发〔2015〕37号)要求加快数字化城市管理向智慧化升级,实现感知、分析、服务、指挥、监察“五位一体”。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发〔2016〕6号)要求,加强市政设施运行管理、交通管理、环境管理、应急管理等城市管理数字化平台建设和功能整合,建设综合性城市管理数据库。同时,智慧人防也成为建设的重要课题。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国防建设,全面构建基于信息系统的人民防空综合防护体系,管理方式由传统的经验主义转为技术赋能的现代化模式,治理理念和手段不断发展和创新。
为加快推进城市管理工作,理顺城市管理执法体制,解决城市管理领域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陕西省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已明确要求所有市、县建成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并加快升级,实现感知、分析、服务、指挥、监察“五位一体”。
2022年4月13日,陕西省住建厅下发《全省城市管理工作要点的通知》,进一步明确城市管理工作要点,要求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咸阳市在落实国家、陕西省相关城市精细化管理方面,相继出台《数字咸阳建设2022年工作要点》、《咸阳市数字政府建设“十四五”规划》、《咸阳市环境卫生作业规范与质量标准》等相关通知要求,提出打造集展示、运营、决策、指挥、服务“五位一体”的“数字咸阳”城市大脑,在此之上解决城市管理、人防应急指挥等相关城市管理问题。
今年以来长武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结合长武县情,聚焦城区市容环境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出台了《长武县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实施方案》,以“八项整治”为重点,以“路(段)”长制为抓手,通过整合管理职责、创新管理方式、健全管理体制,抓点、带线、扩面,着力推动城市环境管理实现规范化、精细化、网格化、智能化和常态化。
二、建设内容
1 总体架构
长武县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一期)是以计算机硬件与网络通信平台为依托、以标准规范体系为依据、以信息安全体系为保障、以应用系统建设为目标的大型信息系统。系统是以网络基础设施平台、基础软硬件平台、相关标准和信息安全为依托,以城市信息化管理应用为核心。系统总体架构分为六层,包括接入层、设施层、数据层、平台层、应用层和展示层,系统总体架构如下图:
图1 总体架构图
接入层:
接入层主要是数据对接,包括城管数据和物联数据,城管数据包括事件上报数据、部件数据和定位数据,物联数据主要包括摄像头和监测设备的实时监测数据。
设施层:
设施层,包括服务器、存储、网络、安全网络等资源,是本次长武县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一期)的运行环境。
数据层:
数据层处于基础设施层之上,通过数据资源的整合管理,为平台层、应用层等提供数据及综合信息服务。
本项目中利用长武县住建局已有的部分数据建设成果,更新完善基础空间数据,并进行三维建模,同时构建扬尘、环卫等专题数据库,满足业务应用需要。
支撑层:
支撑平台层,根据本项目建设需要,主要包括GIS平台和物联网平台建设,分别解决地理空间数据处理、管理、服务发布、地图分析和物联感知数据接入、管理问题。
应用层:
应用层,本次建设包含业务指导系统、指挥协调系统、智慧环卫系统、扬尘监测系统、随手拍公众号、运行监测系统、综合评价系统、决策建议系统等应用系统建设;以及数据交换系统、数据汇聚系统、应用维护系统等后台支撑系统建设,为领导决策、管理提供出口。
展示层:
本次建设的长武县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一期),将通过城市综合管理指挥中心/地面人防指挥中心进行展示,服务于县领导、长武县住建局、横向协同部门及社会公众,实现城市的综合管理。
标准规范体系:
在平台建设过程中,充分参考国家相关技术规范和行业标准,在技术上和管理上提供标准化依据,逐步形成城市管理的信息化标准。标准规范体系是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包含了两方面的含义:数据标准化和管理标准化。数据标准化是指针对空间数据及相关业务数据标准化体系的建立;管理标准化是指针对城市管理各责任主体制定相关工作规范、考核标准等以健全日常工作体系。
安全与运维保障体系:
在系统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各层次的安全措施和安全技术手段,通过软硬件技术和安全管理手段以保证系统在安全稳定的环境中运行。
通过机房管理、内外网隔离、数据加密、权限控制等安全机制实现对数据和信息的合法化访问。
2 系统和平台
长武县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一期)建设模式为“1+1+1+N+1”模式,即主要为:1套基础设施建设、1个城市管理数据资源中心建设、1个共性赋能平台建设、N个应用系统建设、1个指挥中心建设等五大板块。具体分项建设内容如下:
(一)1套基础设施建设:
包含城管视频监控工程、监测设备建设等。
(二)1个城市管理数据资源中心建设:
包含城市基础数据库建设、管理数据库建设、运行数据库建设、服务数据库建设、综合评价数据库和系统支撑数据库建设。
(三)1个共性赋能平台建设:
包含地理信息支撑平台、物联网支撑平台建设。
(四)N个应用系统建设:
包含业务指导系统、指挥协调系统、智慧人防信息平台、智慧环卫系统、扬尘监测系统、管网监测子系统、公众服务系统、运行监测系统、综合评价系统、决策建议系统等应用系统建设;以及数据交换系统、数据汇聚系统、应用维护系统等后台支撑系统建设。
(五)1个指挥中心建设:
包含指挥大厅装修、指挥大屏、数字会议系统、音频扩声系统、会商室显示系统等基础硬件建设和基础支撑软件建设。
图2 指挥大厅
3 典型应用场景
图3 平台系统导航
3.1 管理驾驶舱
管理驾驶舱主要围绕日常管理决策工作,根据职责和关注内容收集、整理、 组织、加工相关数据,为领导构建数据应用场景,如工程数据管理、警报数据管理、项目督办数据管理、决策相关数据可视化。管理驾驶舱为领导提供精准推送、系统提醒及相关预测、预警。
图4 综合可视化应用-管理驾驶舱
3.2 资源一张图
城市运行管理资源“一张图”管理系统,是将城市管理数据资源,包括:指挥机构、重要经济目标,进行统一的采集、整理和清洗,同时支持接入实时监测、视频数据、感知数据、数据模型推送、资源筛选、知识图谱,进行可视化展示。
图5 综合可视化应用-资源一张图
3.3 监测一张图
可视化展示物联设备的最新数据、历史数据、设备位置数据,及时显示设备的报警信息,并发出警示。可通过自定义探索工具对监测设备、监测主题、监测数据模型、监测历史记录进行可视化。其中监测报警数据提供推送、系统内提醒。
图6 综合可视化应用-监测一张图
3.4 设备监测及预警
通过设备可在地图上展示监测设备的位置,并可查询设备详情,结合三维可视进行展示。其中设备的详情包括:设备编号、监测内容、电量、检修时间及相关信息,提供设备监测综合可视化、监测预警提醒、监测预警分析及相关推送、提醒。
图7 综合可视化应用-设备监测及预警
3.5 业务指导系统
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基于空间信息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移动终端技术和工作流协同技术,集城管工作、人防工作等于一体,实现跨部门、打破条块分割、实现政府流程再造的技术与管理紧密融合的城市管理新模式。平台彰显“实战中管用、基层干部爱用、群众感到受用”的价值取向。充分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前沿技术,从群众需求和城市治理突出问题出发,把分散式信息系统整合起来,提供实战中管用、基层干部爱用、群众感到受用的智能化治理平台。通过对多维城市运行生命体征的感知分析、预报预警、跟踪处置,实现城市运行安全高效健康的目标;通过及时发现、快速处置城市管理部件、事件问题,推动城市精细化管理,实现城市管理干净整洁有序的目标;通过为人民群众提供普惠、便利、快捷的公共服务,及时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实现为民服务精准精细精致的目标。
图8 业务指导系统首页
3.6 城市管理资源一张图
综合展示城市的事件、环卫、人防等运行情况,显示区域整体运行态势,了解城市整体运行情况,辅助城市运行决策。
图9 城市全景图
3.7 城市体征综合统计
按区域、排名等展示城市的运行体征数据,不同维度对比各个区域的整体情况。对城市基础设施、城市管理、等城市重点领域的运行状态进行多维度监测和分析,形成可视化的数据信息服务,综合展示市重点基础建设、信息化建设、“互联网+”政务服务、惠民利企服务的建设成效和效果,并以多样化数据报告展示形式进行展现,以便城市管理者及各综合服务部门及时发现城市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行业运行情况调整相应的政策。
图10 城市体征综合一张图
3.8 城市物联感知专题
整合城市环境监测、人防监测设备预警、扬尘监测预警等预警信息,形成统一的预警中心,可以查看预警的处理状态,并可以快速批量的消除无用的预警信息。
图11 城市物联感知一张图
3.9城市数据资源专题
城市管理资源,是城市管理的重要支撑,建设城市管理资源中心。将人防设备、城市监控设备、环卫设施等按类型、分布区域等进行统计,全面了解城市资源数量以及资源配置。
图12 城市数据资源一张图
3.10 城市事件案件专题
以部门、角色、区域、类型、来源等维度统计城市事件发生的情况,全方位了解城市事件体量分布。
图13 城市事件案件图
3.11 城市管理队伍专题
将城市管理相关队伍进行有效整合,包括城管人员、环卫力量等按位置、类型、时间等维度在地图上进行显示,辅以统计信息,全方位,多维度了解城市力量信息及力量配比。
图14 城市队伍管理图
三、创新应用
该平台建设过程中运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三维孪生技术、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建设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创新城市管理工作机制,实现城市管理问题主动发现、公共服务综合供给、指挥调度高效协同、决策支持精细定量的目标。平台以高效闭环核心流程为基础,实现城市管理事、部件的高效处理和综合监管。通过智慧化管理流程,长武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统筹管理城市管理主体业务和问题,提高管理能力,实现城区市容环境整洁、有序、安全、优美、宜居的目标,打造富强美好新长武。
综上所述,长武县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建设的创新亮点:
1、现代信息技术融合:平台成功融合了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三维孪生技术和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了对城市管理各方面的全面覆盖和精细管理。这种技术的融合不仅提升了城市管理的智能化水平,还提高了管理效率和响应速度。
2、主动发现问题机制:平台通过物联网感知设备和智能分析功能,实现了城市管理问题的主动发现。这种机制改变了传统被动应对的管理方式,使得城市管理更加主动、及时和有效。
3、智慧化管理流程:平台采用了智慧化管理流程,实现了城市管理事、部件的高效处理和综合监管。这种流程不仅提高了管理效率,还使得城市管理更加精确、科学和高效。
4、多元发现机制和协同平台建设:平台通过整合城市管理资源,建立了多元发现机制,提高了综合协调能力。同时,推进协同平台建设,实现了城市管理部门之间的信息互通和协同联动,增强了城市管理的整体性和协同性。
5、全移动工作模式:平台实现了办公模式从传统PC电脑向“全移动”终端的转变,打造了全市城市管理工作移动互联“生态圈”。这种全移动工作模式使得各部门业务办理更高效,沟通交流更便捷,提高了城市管理工作的效率和灵活性。
四、推广价值
长武县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一期)的建设,旨在通过信息化的手段推进城市管理的规范化、常态化,其社会、经济效益和推广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社会效益:
1. 提升城市管理效率:通过平台集成管理,城市运行管理服务的响应速度和处理效率得到显著提高,有助于优化城市资源配置,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2. 创新管理机制:平台的建设强调机制创新和技术创新,为其他城市提供了可借鉴的管理模式,推动了城市管理从传统的单一部门管理向跨部门协同治理的转变。
3. 增强监管能力: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平台可以实现对城市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和分析,增强城市管理的预见性和主动性,提升城市安全与应急响应能力。
4. 促进数据共享:平台通过标准统一和信息共享,打破了信息孤岛,实现了不同部门间的数据互通,极大提高了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经济效益:
1. 降低管理成本:通过信息化平台,可以减少人力物力的重复投入,降低传统的城市管理成本。
2. 促进经济发展:智慧城市的建设吸引了投资,推动了信息技术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就业。
3. 优化资源配置:平台通过对城市运行数据的分析和整合,有助于优化资源分配,减少浪费,提高城市运行的经济效益。
推广价值:
1. 示范作用:该项目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一个典范,可以为其他城市提供可复制的经验,推广智慧城市的建设模式。
2. 技术普及:平台的建设与实施有助于普及现代信息技术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推动信息技术与城市管理的深度融合。
3. 持续创新:平台的建设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它鼓励和促进了在技术和管理上的不断创新,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动力。
综上所述,长武县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一期)的建设不仅提升了城市管理的现代化水平,还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为其他城市的智慧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参考和借鉴。
推荐阅读
✩以数字孪生技术赋能城市治理,提升广州塔景区综合环境“智治力”
✩“一图感知全态、一图指挥共治”,探索社会治理智慧化海珠路径
✩以数字孪生技术赋能城市治理,提升广州塔景区综合环境“智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