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仁,1939年12月31日出生于江苏泰县,籍贯江苏镇江,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席、武汉·中国光谷首席科学家。 [1-3]
1939年12月31日,李德仁出生于江苏省泰县(今姜堰区)溱潼镇,原籍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
1963年,李德仁本科毕业,王之卓鼓励他报考自己的研究生。当年选拔的考试科目共3门,李德仁两门满分、一门99分。但因为档案里一份“莫须有”的材料,他被取消了录取资格。
1963年8月至1964年12月,被分配到国家测绘局第二地形测量大队任实习生。
1964年12月至1970年12月,被调往国家测绘局测绘科学研究所任技术员。
1971年1月至1975年10月,被分配到石家庄水泥制品厂任技术员、实验室主任。
1975年10月至1978年9月,被调往河北省测绘局任工程师。
1978年,国家恢复高考和研究生招生,李德仁在王之卓的鼓励下再次报考武汉测绘学院,并考上研究生。
1981年,以全优成绩获得武汉测绘学院硕士学位,同年留校任教。
1983年,进入德国斯图加特大学,在欧洲摄影测量试验组织主席阿克曼教授门下攻读博士。
1985年,获得联邦德国斯图加特大学博士学位,其255页的博士论文《摄影测量平差中控制点粗差和像片系统误差区分可能性理论和试验》以“1分加5星”的得分创下斯图加特大学博士答辩的最高纪录;同年返回母校武汉测绘学院任教。
2000年8月,担任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2022年6月,第24届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大会授予李德仁布洛克金奖(Brock Gold Medal Award),以表彰他为摄影测量、遥感和地球空间信息科学发展作出的里程碑贡献。李德仁是中国获此奖项的第一人。 [30]
科研成就
- 科研综述
20世纪80年代,李德仁首创从验后方差估计导出粗差定位的选权迭代法,被命名为“李德仁方法”。1985年,提出包括误差可发现性和可区分性在内的基于两个多维备选假设的扩展的可靠性理论,解决了测量学的一个百年难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提出地球空间信息科学的概念和理论体系,推进遥感、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3S)的集成与应用。进入21世纪,倡导和推进中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技术的发展和商业化运营,提出广义和狭义空间信息网格的概念与理论,推进数字地球和智慧地球的建设。 [3-4]
- 学术论著
出版专著
出版时间 | 名称 | 作者 | 出版社 |
2010年 | 面向任务的遥感信息聚焦服务 | 李德仁、朱庆、朱欣焰、眭海刚 | 科学出版社 |
2006年 | 空间数据挖掘理论与应用 | 李德仁、王树良、李德毅 | |
2002年 | 误差处理和可靠性理论 | 李德仁、袁修孝 | 武汉大学出版社 |
2001年 | 摄影测量与遥感概论 | 李德仁、周月琴、金为铣 | 测绘出版社 |
2000年 | 空间信息系统的集成与实现 | 李德仁、关泽群 | 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 |
2000年 | 信息新视角——悄然崛起的地球空间信息学 | 李德仁、李清泉、陈晓玲、贺华中 | 湖北教育出版社 |
1996年 | GPS用于摄影测量与遥感 | 李德仁 | 测绘出版社 |
1995年 | 基础摄影测量学 | 李德仁、金为铣、尤兼善、朱宜萱 | 测绘出版社 |
1993年 | 地理信息系统导论 | 李德仁、龚健雅、边馥苓 | 测绘出版社 |
1992年 | 解析摄影测量学 | 李德仁、郑肇葆 | 测绘出版社 |
1988年 | 误差处理和可靠性理论 | 李德仁 |
- 承担项目
完成时间 | 项目名称 | 项目类型 |
1987年5月 | 摄影测量微机应用软件研究 | 国家教委博士点基金项目 |
1990年5月 | 用摄影测量方法进行高精度地籍加密 | 测绘科技发展基金项目 |
1990年12月 | JB-1A摄影定位卫星目标定位和综合利用研究 | 国家航空航天工业部项目 |
1991年12月 | 顾及精度和可靠性的最优化设计理论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1991年 | 1:5万地形图更新方案研究 | 国家测绘局“七五”攻关项目 |
1993年12月 | 数学形态学在测量数据库中的应用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1994年11月 | GPS用于空中三角测量的试验研究 | 测绘科技发展基金项目 |
1994年12月 | 星载GPS接收机测定卫星传感器位置与姿态可行性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1995年12月 | 小波理论及其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方法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1996年9月 | GIS面向对象一体化数据模型研究 | 测绘科技发展基金项目 |
1997年6月 | 新型卫星传感器图象在我国困难地区测图中的应用方法研究 | 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项目 |
1998年10月 | 航空对地观测应用软件集成 | 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863项目 |
1999年8月 | 广东省级国土基础信息系统的建立 | 国家测绘局九五科技攻关项目 |
1999年12月 | 遥感、地理信息系统与全球定位系统集成理论与关键技术 | |
2000年2月 | 三S集成的理论与关键技术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
2000年9月 | GIS基础软件研究与开发 | 国家测绘局九五攻关项目 |
2001年12月 | 从GIS数据库发现知识及其遥感图象理解中 | 国家教委博士点基金项目 |
2002年12月 | 3S集成在国土资源调查中的应用研究 | 国土资源部科技项目 |
2002年12月 | 多元空间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技术 | “十五”国家科技部863A类项目 |
2002年12月 | 建设我国平战结合军民两用对地观测系统 | |
2003年12月 | 利用空间数据挖掘进行新型遥感影像目标识别和自动分类 |
- 科研成果奖励
时间 | 项目名称 | 奖励名称 |
1987年 | 摄影测量平差系统的可靠性研究 |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
1990年 | 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改造 | 国家教委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优秀奖 |
1991年 | 联合平差和高精度地籍加密 | 国家测绘局测绘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
1992年 | 数学形态学在测量数据库中的应用 |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
1993年 | 1:5万地形图更新方案研究 | 国家测绘局测绘科技进步二等奖 |
1994年 | 顾及精度与可靠性的控制网优化设计 | 国家测绘局测绘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
1997年 | GPS航空摄影测量技术 | 国家测绘局测绘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完成人) |
1998年 | 新型卫星传感器图像在我国困难地区测图中的应用 | 国家测绘局测绘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完成人) |
1999年 | 现代测绘科技丛书 | 国家测绘局测绘科技进步二等奖 |
1999年 | 图像分析、图像理解与空间数据自动组织 | 国家测绘局测绘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
1999年 | GPS航空摄影测量技术 |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
1999年 | 建立省级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示范工程研究 | 国家测绘局测绘科技进步一等奖 |
2001年 | 地理信息系统基础软件——吉奥之星 | 国家信息产业部信息产业重大技术发明奖(第一完成人) |
2001年 | 国产GIS基础软件吉奥之星的研制与工程应用 |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
2004年 | 卫星遥感信息处理系统 | 总装备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
2005年 | 基于3S集成技术的LD2000系列移动道路测量系统 | |
2007年 | 基于3S集成技术的LD2000系列移动道路测量系统及其应用 | |
2012年 | 天地一体化对地观测数据处理技术创新及在国家应急响应中的应用 | |
2020年 | 天空地遥感数据高精度智能处理关键技术及应用 |
人才培养
- 教育理念
李德仁认为,作为老师、学生,首要任务就是埋头做好学问,不说空话,不抄文章,不偷软件。一个人只有在具备广博知识的前提下,才能在科研中具有战略眼光,提炼出新的思想。他一再强调,要创造一流学科、攻克技术难题,必须自主地去思考问题,必须有自己创新的思路,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就要打好基础,这个基础就是要学会做人,要掌握专业知识。
- 教授课程
无论工作多忙,李德仁都坚持亲自上讲台授课。由李德仁等6位院士和4位教授联合主讲的大一专业基础课《测绘学概论》,是武汉大学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之一,2007年入选国家级精品课程,2012年被列入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 [7]
- 指导学生
- 教学荣誉
时间 | 项目名称 | 奖励名称 |
1990年 | 专业改造系统工程——由航空摄影测量到摄影测量与遥感 | |
1991年 | 误差处理和可靠性理论 | 全国优秀教材奖 |
2002年 |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
荣誉表彰
时间 | 荣誉表彰 |
1988年 | |
1988年 | |
1991年 | |
1994年 | 加拿大自然科学和工程研究奖(NSERC) |
1994年 | |
1999年 |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
1999年 | 何梁何利基金科学技术进步奖 |
2002年 | |
2008年 | |
2008年 | |
2010年 | |
2012年 | |
2017年 | |
2018年 | |
2021年 | |
2021年 | |
2022年 | 布洛克金奖 [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