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南区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平台项目

作者:中国测绘学会智慧城市工作委员会    发布时间: 2024-03-16

· 2022智慧城市先锋榜 ·

2022智慧城市先锋榜作为中国智慧城市领域的重要活动之一,备受社会各界的认可和参与。现陆续将初评入围先锋榜的案例进行公示。

★ ★ ★

·2022智慧城市先锋榜·入围案例

市南区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平台项目

高长伟 兰洪浩 臧海兴

联通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一、案例背景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大会的鲜明主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抓好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推动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创新,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让城市更聪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前景广阔”。


青岛市南区发布全域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示范区工作要求《市南区全域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示范区建设行动方案(2020-2021年)》,“结合智慧城区建设,推进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信息化平台建设,制定方案和预算”,建设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平台,进一步提高治理精细化、智慧水平,全面起势、奋力突破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


市南区立足“全国领先、江北一流、山东第一”,按照“一年全面起势、两年基本完成”的路径,到2021年,全面建成“党建引领有灵魂、网格管理像绣花、科技赋能更智慧、城区治理最现代”的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项目。


二、应用内容

该项目以千兆网络为网络基础,基于“1+2+N”总体框架进行建设,包含1个党建引领治理中枢、2个城市基层治理平台(指挥调度平台、运行管理平台)及N个智慧应用(VR智慧党建、教育发展大数据、智慧体育大数据、文化旅游大数据、纪检监察平台等)。在进一步强化市南区社会治理平台效果的同时,按照横向扩展、纵向综合的原则提高数据接入范围,数据中台融合党建、治理、教育等专业系统数据,赋能民生类应用。


智慧应用建设主要包括党建、教育、体育等部门应用场景,以及三个关键区域的智慧治理应用,以智慧化手段赋能城区治理,逐步形成具备体系化的场景运营能力。


该项目以千兆网络为网络基础,基于千兆网络信息通道,利用其大带宽、低时延、高可靠特性,为项目提供安全可靠的网络支撑。


1、党建引领治理中枢

1.1 数据中台

按照“应接尽接”的原则,编制目录清单,汇聚区各级各部门业务数据和社会信息资源,实现跨区域、跨部门、跨层级的数据资源汇聚融合。通过数据中台进一步丰富数据资源汇聚融合力度和广度,挖掘政务数据资源价值,支撑各部门、各企业以及市南区的经济发展,推进市南区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平台建设,数据中台建设要支撑结构化与非结构化数据采集,支撑实时数据和非实时数据的灵活采集,支撑各种异构系统数据、外部数据的采集、人工线下管理数据的采集等;实现各类数据统一入湖,同时包括各类数据的融合、处理与标签化管理等功能;数据中台要能实现各类政务数据的资产化,通过数据资源治理实现元数据管理、数据质量管理、数据血缘关系管理等功能;通过各类算法模型,建设数据服务能力,借助能力开放平台实现数据业务化,支撑智慧城区建设。


1.2 业务中台

随着市南区信息化应用的不断丰富,传统的系统平台建设过程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应用敏捷性、规模化创新的需求,面向业务融合的共性能力体系建设成为智慧城市未来发展的关键一环。基于现状,迫切要求将原本不同系统中相同功能的服务聚合起来,通过服务的聚合实现资源和能力共享,打造共性能力共享平台,未来可支撑各级各部门业务系统,提升应用构建速度。


1.3 AI中台

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打造视频智能分析平台,依托已有视频资源,实现重点人员管控、区域人流统计、出店占道经营等智能分析场景,未来可以此为基础进行拓展和延伸,打造AI能力共享中心,为各部门业务赋能。


1.4 孪生中台

为开展市南区全域高精度三维城市建模,加强地理空间的数据治理,构建可视化城市空间数字平台,打造市南全域数字孪生模型,为各级各部门提供基础版的数字孪生体系。数字孪生中台围绕着市南区现状构建一个地上地下、室内室外、虚实一体化的数据中心,包含基础云设施层、数据层、平台层。孪生中台采用倾斜摄影数据,打造市南全域数字孪生模型,接入市南区二三维地理信息数据和10余个城区改造三维模型方案。


2、城市基层治理指挥调度平台

市南区城市基层治理指挥调度平台由区-街-两级构成,形成“自上而下赋能、自下而上治理”的城市治理新模式。通过多级云脑体系实现区情动态精准把控,最大程度展示市南区当前的城市运行态势和各个领域的发展情况,为科学决策提供多方位、多角度支撑。同时遵循全市“城市云脑”建设的统一标准规范和技术体系接入市级“城市云脑”,向市级“城市云脑”实时传送相关数据,共享“城市云脑”数据及算法服务,为本区市开发特色应用提供支撑。进一步提高决策的效率,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精准性,提高政府预测预警能力以及应急响应能力,节约决策的成本。


2.1 区级指挥调度平台

城区大脑依托全域数据融合分析、多场景算法优化、全体量数字孪生、全景实时指挥等多项技术手段,构建市南区30平方公里的三维白模地图,以可视化的形式全面动态展示地描绘城市发展现状,从综合感知、党建引领、经济运行、城市治理、教育体育、文化旅游等专题领域进行综合监测,辅助管理者全面掌控城市运行态势,提升监管力度和行政效率。


2.2 街道级指挥调度平台

在街道试点城市精细化治理,作为衔接城区与基层的核心节点,形成上下联动、紧密衔接的统一数字化转型体系,包括街道基层治理、民生建设、事件上报、设备报警、实时监控等指标,实现对街道运行态势的精准把控。打造八大湖、八大关街道级指挥调度平台,构建“党建+善治+智治”社会治理共同体,开辟基层治理新格局。最终形成区街业务纵向贯通、部门系统横向汇聚、全区数据一体多用、同质应用高度集成,为科学决策提供多方位、多角度的数据、平台支撑。


3、城市基层治理运行管理平台

城市基层治理运行管理平台,将网格化管理相关业务全面整合。先行建设综治管理平台、城市运行外部监督平台,未来逐步对接应急管理、市场监管、便民服务等基于网格化的业务平台。主要包括:区级工作人员对数据的管理和事件的处理,街道工作人员对数据质量的优化补充和事件办理,网格员进行事件上报、打卡签到及入户走访等日常工作;同时平台实名记录网格员工作巡查及日常走访轨迹,实现实时轨迹上图展示及历史轨迹对比分析。目前已汇聚约64万条人口数据、27万栋房屋数据、4万条企业信息、2803条网格员信息,涵盖全区505个基础网格。平台自运行以来,已上报事件13000余件,对接其他平台事件21万余件,全面提升市南区网格服务管理智慧化水平。


4、N应用建设

N应用建设主要包括党建、教育、体育、文旅等部门应用场景,以及三个关键区域的智慧治理应用。在西部历史城区,依托最新孪生中台打造历史城区保护发展平台,将西部历史城区的风貌实景还原,完整保留历史城区的数字化城市档案,映射全生命周期过程,助力历史城区发展复兴。在中部八大关高端文化集聚区,将利用AI视频分析平台及信令大数据,实现区域人流统计和人流超限预警等智慧治理应用场景。在东部浮山湾高端商圈,以海航万邦为试点建立“亿元楼”三维模型,融合楼宇经济等相关平台数据,依托楼宇党群服务中心为企业服务、招商引资等提供信息化助力。


4.1 VR智慧党建

智慧党建基于业界领先的微服务架构,运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面向各级组织部门提供党务工作管理、党建资讯、党员管理、学习教育及考评督办等多项功能服务,为党支部建设标准化、规范化和信息化提供支撑,实现支部工作在线呈现、在线管理、在线考核,每个党员在线学习、在线交流、在线活动,助力党建工作信息化建设。


4.2 教育发展

平台通过设定18个监测指标并将其与教育现代化发展总指数,相对指数以及分项指数建立联系,从而实现在总体上量化了市南区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水平和趋势,使教育发展情况变得可观测、可控制。从时间和空间等多维度,经验与成果等多内容,图文和图表等多方式,从各个角度的对教育现代化进程进行了展示与分析。一方面使管理者对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从宏观和微观上拥有更直观的把握,另一方面对既有信息进行了评估,从而管理者可以通过平台的分析寻找短板、发现优势,挖掘主要影响因素以及可推广的经验。从而通过科学的方法,持续且高效不断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进程。


4.3 智慧体育

平台以篮球为切入点,以CBA官方赛事体系为基础,面向赛事主办方、参与方、受众三种群体,提供专业性、标准化、智能化的赛事服务全流程管理。对体育场馆进行升级改造,打造“AI体育场馆大脑”,通过举办高水平赛事和民间联赛,为场馆、赛事、球员、裁判、运动爱好者、球迷等提供以运动视频记录、分享、技术统计为主的社交平台,以职业体育、竞赛表演带动和引导群众积极参与,激发全民健身热情,提升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能力,推进全民健身智慧化发展。


4.4 纪检监察

面向街道、社区等基层组织,将传统的公示、举报手段与大数据技术相结合,从基层公权力监督、社区“三务公开”、廉政档案监督、政策解读和投诉举报五个方面,对已采集获取的权利数据建立分析模型,通过自动预警、人工核实的方式,变被动发现为主动监督,抓早抓小、预防“微腐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助力“清廉社区”建设。


4.5 西部历史城区数字智脑

平台通过构建数字孪生体系,整合地理空间框架数据、规划建设、产业招商等各类专题数据,集成多学科、多物理量、多尺度、多概率的仿真过程,围绕市南西部历史城区现状,构建一个地上地下、室内室外、虚实一体化的数据中心。平台以时空数据为底座结合西部历史城区的人文底蕴与发展规划,从感知街区运行脉络、弘扬街区历史文化、布局街区产业发展、细化重点项目监管四个方面对平台进行建设,实现一图统览,一屏统管,助力历史城区保护更新工作提标升级。


三、应用效果

1、建设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信息化平台和区街指挥调度中心,助力市南区提升精细化治理水平,实现一屏通览、一网共治。按照“统一网格、统一人员、统一资源、统一事项、统一服务”的标准要求,整合升级党建、综治、城管等现有数字化管理平台,对网格服务、城区环境等事件开展信息采集、智能分派、预警处置、监督考核等全周期管控,一网统筹形成全区合力,实施综合治理,实现“一网统管”。同步在街道和社区层面开展网格智慧治理,逐步实现城区治理智慧化,提升基层治理科学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街道”。提升网格化管理水平,推进城市管理精细化,构建城市治理新格局。市南区事件发现率提升了25%,响应时间提升了30%,处置好评率提升了12%,得到了民众一致好评。


2、智慧城市作为应对金融危机和扩大就业的重要战略,城市基层治理平台建设有利于建立共享的就创业工作机制,加强人力资源市场建设,以先进的信息服务平台为基础,以优质的资源共享库为支撑,实现人才资源市场配置的最优化。其平台的发展将推动就业模式的创新,工作角色由支持服务向服务引领转变、工作内容由单一向多元化转变、工作模式由传统形态向智慧业态转变、人才市场全面开放;利用大数据技术,填平数据鸿沟,消除信息孤岛,共建共享供需、服务、管理等资源库,构建业务管理模型,总结和提炼就业创业决策规律,实现海量就创业数据的综合分析和有效利用,助力于人材匹配,人才培训。


3、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平台建设利用AI、5G、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千兆光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助推智能科技产业发展。城市基层治理平台的基础数据和技术资源都将为智能产品的研发提供帮助,为智能产业企业发展赋能。伴随平台的发展和千兆光网建设,各产业生产力水平将得到大幅提升,不断地创造新的业态,这些新的业态分布在不同的产业,将影响着这些产业链的不同环节,增加就业机会,提升经济效益和社会福利,增强群众的体验感和幸福感。


四、创新点

1、理念新

秉持“开放共享、业务集成、数据驱动、精细治理、创新引领、精准服务、超前预防”的理念,在整合各项资源的基础之上,搭建城市基层治理运行管理平台,对基层治理服务运作方式和民众参与评价方式进行创新,让民众通过网络(千兆网络)快速、稳定的参与社会治理的方方面面,共同维护社会环境。


2、技术新

技术能力领先,基于千兆光网,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数字孪生、区块链等创新技术,辅助政府以一种新型的手段,管理城市治理,让城市治理从被动发现向主动发现转变、全流程留痕、决策有数,增强工作人员积极性,提高民众参与率,提升社会治理效率。


3、应用新

3.1 搭建市南全域孪生模型

以数字孪生为基础、以数据中台为核心、以社会治理为主线、以智慧应用为亮点,千兆网络为通道,在建设城市基层治理指挥调度和运行管理平台、实现社会治理事件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的同时,重点突出了数字孪生技术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引领和基础作用,通过以图管城的模式搭建了市南区全域全流程城市运行数字孪生模型,并依依靠千兆网络进行快速稳定的业务交互。三维数字孪生城市将历史城区的风貌实景还原,完整保留了历史城区的时光缩影与数字化城市档案。城市基层治理数字孪生平台将逐步丰富市南历史城区线上城市物理空间,不断拓展城市部件、交通运行、时空一体化管理等孪生内容,结合西部历史城区建筑特色、旅游核心、发展规划,让其成为洞察城市发展肌理、解剖城市发展问题、规划仿真未来发展路径的重要手段。


3.2 打造市南孪生特色应用

基于已建成的数字孪生底座打造西部历史城区数字智脑,通过千兆网络的大带宽、低时延、高可靠特性,围绕市南西部历史城区现状,构建一个地上地下、室内室外、虚实一体化的数据中心,实现对综合感知、规划建设、产业招商、房屋征收、历史文化、视频感知各业务模块指标数据实时业务交互以及历史风招商载体信息单体化、项目信息与三维场景联动、项目施工现场视频监控等实时展示,将西部历史城区的风貌实景还原,完整保留历史城区的时光缩影与数字化城市档案,充分映射市南区西部历史城区保护发展的实体全生命周期过程,助力市南历史城区发展复兴。


3.3 助力城市智能化管理

打造全区一张网,以事件为贯穿,将资源在网格生根、力量在网格汇聚、工作在网格联动、任务在网格落实,实现需求在格中发现、资源在格中整合、问题在格中解决,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一网统管、基层共治。按照“统一网格、统一人员、统一资源、统一事项、统一服务”的标准,整合升级党建、综治、城管等现有数字化管理平台,同步在街道和社区层面开展网格智慧治理,逐步提升基层治理科学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深入挖掘城市基层治理业务需求,整合利用先进的AI技术,利用千兆网络特性,改变以往视频被动由人工监控状态,变成主动对视频信息进行智能分析,识别和区分人、事、物,实现事件的自动发现、自动抓拍取证、自动上报以及核查处理结果等,事件处置由层层派发的传统模式向基于自动识别的扁平化派发模式转变,推进城市治理数字化、精细化、智慧化转型升级。


4、夯实智慧城市底座

以“夯实基础、深化应用、创新共享”为指导,全面推进市南区党建引领治理中枢建设,构建高效统一、集约安全的智慧城市底座,通过服务的聚合实现资源和能力共享,打造共性能力共享平台,支撑各级各部门业务系统,提升应用构建速度。按照“应接尽接”的原则,编制目录清单,汇聚市南全区各级各部门业务数据和社会信息资源,实现跨区域、跨部门、跨层级的数据资源汇聚融合,实现从“拥有数据”到“数据有用”的蜕变。打造各业务系统的统一入口,确保业务应用无缝接入;打造AI能力共享中心,为各部门业务赋能;打造市南全域数字孪生模型,为各级各部门提供基础版的数字孪生体系;打造全区千兆网络,为各终端设备和应用打通快速稳定的信息通道。


五、社会效益

1、社会经济效益

市南区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平台建设项目成交的合作合同数量为1,成交合同金额为3099万。依托市南区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平台建设项目成果,集约化的进行社会治理,减少了各部门各自建设费用300余万元;统筹的采用民众+网格员+专业执法人员进行网格共治,减少了工作人员费用30余万元,提高20%治理效率;三中台能力的建设,服务了20个应用系统,减少了200余万元开发费用,节省了15%的时间成本。


2、产业联动效益

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的产生以及千兆光网的快速发展,对社会民生发展、生产生活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线上化的办公,极大提升了社会治理的效率,也使民众随时随地参与社会治理提供了渠道,极大提升了民众的参与感、体验感和幸福感。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平台建设以云网为基础,以数据要素为核心,以应用为牵引,其信息的通道离不开千兆网络,从而促进千兆光网产业链的发展,构建千兆城市,打牢新型基础设施发展的千兆光网支撑底座,促进智慧城市发展。此项目全国推广复制后,可推动各城市千兆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也能够推动基于此的创新应用发展,优化城市环境,提升民生体验感、幸福感。


构建千兆城市,顺应智慧城市发展的变革需求,赋能行业,带动智慧医疗、智慧养老、智慧教育等延伸服务产品的大力发展。市南区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平台项目中基于千兆网络特性,构建了教育、体育、党建、文旅、纪检等多个智慧应用场景,带动了智慧教育、智慧体育、智慧党建等上下游产业链的发展,提升了社会经济,增加了2288个就业机会。

(编号:20220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