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22智慧城市先锋榜 ·
2022智慧城市先锋榜作为中国智慧城市领域的重要活动之一,备受社会各界的认可和参与。现陆续将初评入围先锋榜的案例进行公示。
★
★ ★ ★
★
·2022智慧城市先锋榜·入围案例
义乌市新型智慧城市“十四五”规划
(2020-2025)
孙亮 柳雨晨 郭中梅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智能城市研究院
一、案例背景
新型智慧城市是全面推进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城市发展深度融合,提高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新路径、新形态。经过全国各地持续探索和实践,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不断深化,城市服务质量、治理水平有效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不断增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已成为我国城市创新发展、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2020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杭州城市大脑运营指挥中心时强调“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推动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创新,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让城市更聪明、更智慧,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前景广阔”,习总书记的指示为智慧城市建设指明方向。
当前,浙江义乌市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机遇期、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关键期,建设新型智慧城市是义乌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政府服务效率与城市管理水平,提升民众幸福感获得感,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现实选择,对于提升义乌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战略意义。从内部需求看,在浙江省大力开展数字化改革的背景下,经过十三五时期的建设,义乌智慧城市建设取得一定成效,但在信息基础设施、数据资源、应用体系等方面仍然存在诸多需求痛点。从外部来看,十四五时期,外部发展形势及新技术趋势都存在较大变化,为顺应数字化发展大势,义乌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引入新理念、新思路、新技术、新模式,加强顶层设计做好系统谋划。
义乌市新型智慧城市“十四五”规划在此背景下编制,可以说是应运而生、恰逢其时。本规划是贯彻党的十九大历次全会精神,深化落实“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国家战略部署及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有关指导精神,响应浙江省数字化改革总体要求的重要指导性文件。规划聚焦义乌世界小商品之都“总目标”,旨在握牢义乌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方向盘,以数字化改革撬动各领域全面深化改革,竞逐数字化赛道。打造城市大脑,塑造商贸、产业、民生、治理等数字化新场景,顺转型大势,赢治理大考,以期在新时代长三角区域深耕细作、砥砺奋进的新征程上,铿锵有力地奏响义乌智慧发展的主旋律,脚踏实地地走出义乌改革创新的大步伐。
二、应用内容
《义乌市新型智慧城市“十四五”规划(2020-2025年)》按照国家标准《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指南》(GBT36333-2018),开展需求分析、总体规划、任务制定、路径明确四阶段工作。规划内容包括发展现状与机遇、总体思路、架构设计、主要任务、建设运营模式、实施路径和保障举措七个章节。本规划具备前瞻性、全局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是义乌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发展的行动参考。

图1 义乌新型智慧城市规划脉络
一是发展现状与机遇。主要从信息基础设施、政务数据资源(共性支撑平台)、城市应用体系(商贸物流、产业经济、城市治理、生态民生)等三个维度,分析义乌智慧城市建设取得的成就和存在问题;从全球化趋势创造转型新空间(“一带一路”)、国家政策战略指引提供新动能(十九大)、区域战略创造协同发展新局面(区域一体化)、数字技术全面赋能新发展(5G+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融合技术)、新冠疫情催生智慧新升级(基层治理)等方面分析义乌智慧城市建设面临的新机遇。
二是总体要求。主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突出大数据融合创新内核,围绕数字筑基、中枢赋能、应用领航三大方向,确立“1241”推进思路,即夯实一个新型数字基础设施,打造城市大脑中枢与城市运行中心两大重点,构建治理、民生、贸易、经济四大应用场景体系,健全政策/标准/组织一体化支撑体系。全力打造三个义乌特色亮点,即以现代化国际化都市为导向的智慧治理服务新模式、以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为引领的数字自由贸易新样板、以城市大脑开放创新为动能的智慧产业新生态,努力打造数据融合创新的智慧城市(简称“数创智城”),建成国内新型智慧城市的义乌标杆、国际智慧城市的义乌样板;确定“七个一”的发展目标,即到2025年,形成“一网”全面感知、“一云”集约共享、“一数”智融全城、“一体”联动治理、“一机”智享生活、“一网”商聚全球、“一舱”掌控全局的新型智慧城市发展格局。
三是架构设计。主要是搭建“四横三纵”的义乌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总体架构。第一“横”是指信息基础设施,形成以“云、网、端”为核心的新一代新型数字基础设施。第二“横”是指城市大脑中枢,将全市各部门、各层级信息系统的通用能力进行集中建设、统一赋能、便捷调用。第三“横”是指四大应用体系,统筹推进城市治理、政务民生、国际商贸、产业经济等领域的应用融合创新。第四“横”是指城市运行指挥中心,面向政府实现城市综合化的可视可管可控,面向市民、企业提供多元(PC、移动端)互动渠道。“三纵”主要包括政策制度体系、标准规范与安全体系、组织保障体系三个方面,保障义乌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健康有序推进。同时搭建起基础设施架构、数据架构、应用架构、安全架构等四个子架构。

图2 义乌市新型智慧城市规划总体框架
四是主要任务。围绕“七个一”发展目标,提出八大主要任务,形成建设重点清单。夯实数字基础设施,统筹部署物联感知设施,打造高速泛在的城市通信网络,构建安全可靠的政务云平台;打造城市大脑中枢,横向打通各部门数据,纵向直连省级“城市大脑”中枢系统,赋能各部门业务应用;建设城市运行中心,实现对智慧城市的态势感知、状态预警、决策支撑、联动指挥;提升数字治理能力,形成数据驱动的城市综合治理新模式,构建国际善治城市;推进政民普惠服务,通过数字政务、医疗健康、智慧教育、智慧社区等智慧应用的部署,推进幸福和谐社会建设;深化数字自贸发展,不断完善智慧商贸、电子商务、智慧物流建设,推进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培育新兴产业动能, 大力发展电子信息技术产业, 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加速发展数字文化、数字旅游、数字农业;建立健全支撑体系,将政策制度、标准规范与安全、组织保障贯穿智慧城市建设及运营始终,为智慧城市高效快速建设和健康稳定运行提供保障。
五是建设运营模式。综合考虑项目主体、属性等因素,选择采用政府建设投资、企业建设运营、政府购买服务、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不同的建设运营模式。探索构建“政府+智慧城市建设运营公司+社会合作伙伴”(1+1+N)的建设运营组织体系,形成“政府统筹引导、平台公司合力推进、产业生态共同参与”的总体格局。
六是实施路径。主要确定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基础优先、急用先行、以点带面的推进原则,以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升级工程、城市大脑中枢创建工程、城市运营指挥统筹工程、城市治理模式创新工程等九项重大工程为突破口,按照夯实基础重点突破(2020-2021年)、深化应用持续创新(2022-2023年)、全面提升争创标杆(2024-2025年)三个阶段稳步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七是保障举措。主要确定了五大保障举措,一是加强统筹推进,明确责任分工;二是加大资金保障,拓展金融渠道;三是重视人才建设,创建引培环境;四是实施绩效评估,加强项目监管;五是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环境。
三、应用效果
义乌市新型智慧城市“十四五”规划充分立足义乌发展实际,广泛深入开展实地调研,细致梳理研究义乌城市发展战略、产业优势及信息化建设现状,绘蓝图、定目标、搭架构、定路径,是义乌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发展的指导性文件与行动参考,具备前瞻性、全局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当前义乌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正按照本规划的系统谋划,全力搭建数字技术体系,统筹推进相关重点平台应用及举措落地,以数字化撬动经济、社会、城市全面发展,推动义乌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驶入快车道。其中重点包括:
1、创新构建城市大脑数据枢纽:落实规划中城市大脑内容,义乌围绕数据“聚通用”,建设义乌城市云,构建上下贯通、左右协同的数据应用体系,与省市两级数据公共平台实现数据批量共享。已接入国家级接口、省级接口超过440个,数据共享接口累计668个,在线总数据量超44亿条,为解决实际问题快速构建多业务协同应用奠定坚实数据基础。
2、特色推进自贸区数字地图与数字驾驶舱建设:落实规划中“数字自贸”内容,义乌以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为目标,打造自贸区数字地图,实现多规合一展示、市场主体企业画像,打通多部门间数据接口,通过数据共享高效完成行政审批和日常监管工作。建设自贸区数字驾驶舱,实现自贸区全领域一体化运行分析决策。
3、成立义乌新型智慧城市运营有限公司:落实规划中提及的“构建政府+智慧城市建设运营公司+社会合作伙伴(1+1+N)的建设运营组织体系”,义乌于2021年1月成立义乌新型智慧城市运营有限公司,以此平台公司为载体承担智慧城市投资、建设、运营相关职能,形成“政府统筹引导、平台公司合力推进、产业生态共同参与”的总体格局,全力助推义乌智慧城市建设与数字经济发展壮大。
4、探索“义乌样板”式应用场景创新:落实规划中提及的四大应用体系创新发展,创新多样化应用场景。如“不动产登记综合创新”应用,横向协同本地部门15个,纵向贯通省级部门4个,实现刷脸通办,一日办结。本应用已向全省推广,并被国家自然资源部总结出十条义乌经验;交警轻微物损交通事故一键报警应用,打通25家保险公司理赔系统,实现异地、同步、同时协作处理交通事故的一站式服务,作为全省典型案例现场演示;根据义乌国际化特点(国际友人占比高),实现外籍商友卡“一卡通”,优化营商环境,增强“归属感”,满足多样化一站式办事需求。
当前,以《义乌市新型智慧城市“十四五”规划》为指引,义乌正在按照蓝图描绘逐步落地,紧抓数字经济、数字化改革等发展机遇,加速推进“数字蝶变”,一体化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和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布局智慧城市技术架构,深化应用场景创新,以数据驱动义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义乌加快建设“两个样板”、抢当“重要窗口”模范生持续贡献数“智”力量。
四、创新点
《义乌市新型智慧城市“十四五”规划》为十四五时期义乌新型智慧城市发展做出了宏大规划,指明了新发展阶段的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建设航向,其创新点主要体现在站位高度、规划模式、架构设计、内容亮点四个方面,具体见以下:
1、全局的站位高度:贯穿国家战略、智慧城市行业发展与义乌实际
规划全面对接了国家战略导向、站在了智慧城市行业发展高度、充分立足义乌发展实际,是一份高屋建瓴、重点突出、指导性很强的规划。规划全面对接了国家战略导向,重点围绕科技创新、大数据/人工智能、数字经济、区域一体化、一带一路等党中央系列重大决策部署要求、站在全局的高度,对义乌市“十四五”期间发展作出了深谋远虑,将义乌发展融入国家战略布局;规划站在了智慧城市行业发展高度,融合了智慧城市最新政策、技术、业务、模式等内容,保证义乌智慧城市建设走在时代前端,兼具前瞻性与创新性;规划充分立足义乌发展实际,聚焦“世界小商品之都”总目标,对智慧城市发展思路、任务、路径、模式等提出了明确的指导要求,原则鲜明,路径清晰,对义乌未来五年的发展具有很强的指引性和战略指导作用。
2、闭环的规划模式:以系统调研为始、衔接落地为终
规划探索形成创新的“经验总结-需求调研-规划编制-项目落地-评估反馈”的闭环模式,前期以调研为基础,梳理现状问题,后期以项目为落脚点,衡量效果。规划实施在充分借鉴先进城市智慧城市建设案例的基础上,从本地实际需求出发,开展系统全面系统性调研工作,摸清义乌智慧城市“家底”,面向局委办领导、街镇、公司企业等,开展现场调研访谈80余场,受访对象超过256人,梳理关键业务痛点共计158个,梳理应对举措70条,为最终形成规划文件奠定坚实基础。同时,规划以落地实施为导向,系统谋划具体建设内容与项目清单,解决当前的智慧城市建设需求痛点,以终为始,具备较强的可操作性。
3、新颖的架构设计:围绕数据智能,打造城市大脑
规划基于浙江省政府数字化转型体系,融合城市大脑、城市运行中心等新要素,从数字筑基、中枢赋能、应用领航维度,设计形成“四横三纵”新架构。架构提出“数创智城”的全新目标,注重“云、网、端”为核心的新一代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强调城市大脑中枢赋能的核心地位,突出体现大数据融合创新、物联全域感知、数字孪生、智能决策等新技术特性。尤其是单独将“数字贸易”作为四大应用体系之一,彰显了推进核心产业数字化建设的决心。同时兼顾考虑组织、标准安全、政策等三大支撑体系,以管理模式创新(领导小组+专班)、建设模式创新(政府+市场+社会多元共建)、安全模式创新(基础设施+数据+应用一体化安全防护)贯穿其中。此外细化搭建起基础设施架构、数据架构、应用架构、安全架构等四个子架构,指导落地实施。整体架构体系既满足浙江省数字化建设要求,又符合智慧城市新的技术发展趋势。
4、特色的内容亮点:数字化赋能自贸区建设,服务数字经济发展
规划立足义乌本地属性特征与资源禀赋,结合“善治之城”、“贸易枢纽”、“现代都市”、“智造集群”等义乌目标场景,定制化提出打造三个义乌特色亮点,即以现代化国际化都市为导向的智慧治理服务新模式、以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为引领的数字自由贸易新样板、以城市大脑开放创新为动能的智慧产业新生态。其中治理新模式方面,聚焦数据驱动的城市综合治理,打造“大城管”、“大生态”、“大应急”等跨域融合性“大系统”以及“外籍商友卡”等特色应用,服务国际善治城市建设;数字贸易新样板方面,发挥义乌实体市场优势,做大做强义乌小商品特色和品牌,以数字赋能,加强义乌小商品城+义乌国家物流枢纽平台+智慧物流园区的一体化建设,推动数据顺畅流通,实现贸易、物流、资金、从业自由,助力义乌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智慧产业新生态方面,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产业链条,谋划建设大数据产业创新基地,重点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依托“城市大脑”赋能千行百业,为自贸试验区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提供数字支撑。
五、社会效益
1、显著提升智慧城市建设水平。规划坚持系统性思维,在综合考虑义乌市资源禀赋、现有需求痛点、未来发展趋势等因素基础上,统筹谋划、整体布局,使得义乌智慧城市建设具备统一的蓝图与清晰的路径。通过规划指导实践,能够进一步加速义乌智慧城市建设步伐,促进义乌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满足城市发展目标,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实现发展质量、效率、动力的变革。
2、有效避免智慧城市投资浪费。规划通过智慧城市建设方向及项目清单的确定,在一张蓝图指引下开展智慧城市建设,避免传统智慧城市各部门“一窝蜂”、“私搭乱建”、“重复建设”等无序现象发生,减少乱投资行为。同时,规划充分考虑利用已有的智慧城市建设成果,注重资源延续性和可持续发展,可有效缩减新投资额度,提升新投资的实效性。
3、极大提升城市数字化运行效率。规划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城市发展深度融合为主线以“大数据融合创新”为内核,提出建设智慧城市基础底座,实现数据融合治理服务,可以有效打破“数据烟囱”和“信息孤岛”,大大提升城市信息互通共享与赋能,推动义乌智慧城市建设进入以城市大脑为标志的“集约整合、全面互联、开放共享、协同共治”的新阶段,有效加快义乌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
4、切实塑造智慧城市品牌形象。城市品牌形象对城市发展至关重要,而智慧城市品牌已经成为城市竞争的必要条件之一。规划通过打造义乌独有的“数创智城”智慧城市新名片,传播“七个一”目标、“1241”重点任务等义乌经验与成果,能够增强城市综合实力,提升市民对城市数字化发展的认同感、自豪感, 吸引投资者和人才集聚,同时充分发挥义乌在长三角区域的智慧城市建设示范和带动作用。